舊箱新開WD Elements測試,挑外接硬碟參考與了解USB 3與USB 2效能差異。

舊箱新開WD Elements自家PK實證USB2與USB3的效能差異

最近在找小體積大容量的外接硬碟嗎? 熊也是,雖然熊身邊已經有一堆大大小小的外接式硬碟由20GB~1TB,由2.5”~3.5”外接都有而這還不包括桌上隨處可見的隨身碟…。不過基於職業因素所以有職業病…那就是資訊恐慌症中的”資料安全擔憂”這一個病徵,所以一直會擔心與需要因資料屬性分類與依任務編組來儲存資料,所以不同的隨身硬碟與隨身碟就變成很好的分類保管與分任務執行的工具了。(也瞭解一下 USB 3.0 與 USB 2.0 介面的傳輸速度差異)

 

好厲害的紅螞蟻WD 2.5” 2TB硬碟

.W00_thumb[1]

圖W00 逛賣場才驚覺…甚麼?2.5”外接硬碟已經來到2TB。

人家說”好厲害的紅螞蟻”(請用台語唸更傳神),WD猴賽雷已經推出2TB 2.5” 小體積大容量的外接硬碟。

 

 

舊箱新開話說由來

跟朋友聊起最近在找小體積大容量(500GB以上)硬碟還有意外發現WD 2TB小體積外接硬碟時有兩個朋友驕傲地拿出身上攜帶的…WD2.5”外接硬碟,這也太剛好了吧!其中一個甚至連包裝盒都還在,他們也深知熊是好奇的動物(找東西的時候是龜毛的動物),所以就借熊各半天回家試試效能…,這一篇舊箱新開的文章於焉產生。

.W01_thumb

圖W01 真的不是蓋的,一個包裝完整、一個塑膠圈與標示牌都還在…,這到底有沒有再用啊!

因為這兩型一個是USB 2.0 500G,一個是USB 3.0 1TB所以剛好可以以相同的測試平台來測試與體驗USB 2.0 / USB 3.0的效能差異,這一個問題一直是網路上網友斷續有在問的問題,這下連廠牌都同一家這樣的數據應該對某些人更有參考價值了。

 

 

先看一下外觀

新的WD 2TB長怎樣…暫時沒法跟您分享,咱們還是務實的先看一下手上的WD Elements吧!

.W02_thumb

W03_thumb

W04_thumb

W05_thumb

圖W02-W05 外觀就像是一塊黑金磚一樣的WD Elements .

 

 

測試平台與規格一

這一個測試平台的規格對有看熊文章的網友來講應該不會太陌生,就是之前才測過2012/08市售5顆3.5” 2TB硬碟的平台。

.W06_thumb

W07_thumb

圖W06-W07 測試平台與WD外接硬碟放置方式

受測者

WD Elements 2.5” 500G USB 2.0外接硬碟

其他規格

CPU: intel Core i5-2550K

Cooler: ThermalTake Frio Advanced

MB: GA-Z77X-D3H

RAM: Patrist PC3-17000 8GB Limited Edition Kit記憶體

VGA: Sparkle Nvidia Geforce GTX 560-Ti

HDD: WD 3.5” 160 GB 藍標

ODD: Pioneer BD-ROM BDC-202

CASE: ThermalTake Spacecraft VF-i

POWER: Antec HCP Platinum 1000w

OS: Windows 7 64位元旗艦版。

USB 2.0 介面的WD Elements 測試成績

測試項目包括使用CystalDiskInfo讀取溫度與資訊以及ATTO、HD TUNE PRO等五項如下圖:

.W08_thumb[1]

W09_thumb[1]

圖W08-W09 測試成績截圖

 

 

測試平台與規格二

兩顆外接式WD Elements硬碟不是同一天借到,而因為一些因素所以測試平台的硬碟做了更換在這裡稍作說明。

.W10_thumb

圖10 USB 3.0 的 WD Elements 與2.0外觀最大差異就是線材與接合口與指示燈不相同。

.W11_thumb

W12_thumb

W13_thumb

W11-W13 測試平台與WD外接硬碟放置方式還有更換後的系統碟。

受測者

WD Elements 2.5” 1TB USB 3.0外接硬碟

其他規格

CPU: intel Core i5-2550K

Cooler: ThermalTake Frio Advanced

MB: GA-Z77X-D3H

RAM: Patrist PC3-17000 8GB Limited Edition Kit記憶體

VGA: Sparkle Nvidia Geforce GTX 560-Ti

HDD: Seagate Momentus XT 750G Hybrid

ODD: Pioneer BD-ROM BDC-202

CASE: ThermalTake Spacecraft VF-i

POWER: Antec HCP Platinum 1000w

OS: Windows 7 64位元旗艦版。

USB 3.0 介面的WD Elements 測試成績

測試項目與前面一樣使用CystalDiskInfo讀取溫度與資訊以及ATTO、HD TUNE PRO等五項如下圖:

.W14_thumb[1]

W15_thumb

圖W14-W15 測試成績截圖

 

 

明顯差距USB 2.0 / USB 3.0顯示設備該換就換吧

又時候光看數據還真的是感覺不深,想換掉不支援USB3.0的桌機或是筆電(或是加裝支援USB 3.0介面卡)好像是不痛不癢的事,不過當數據變成具體型態呈現比較結果時…,您可能會覺得….當”時間就是金錢”的念頭已經在你身邊不時浮現的時候,看完以下的幾張統計圖應該動力會增強!

以下統計圖有CystalDiskMark、ATTO、DiskMark、HD Tune 、InHouseTek DiskBenchmark。

.W16-CystalDiskMark_thumb

W17-ATTO DiskMark_thumb

W18-DickMark_thumb

W19-HD Tune Pro._thumb

W20-InhouseTek DiskBenchmark_thumb

圖W16-W20 溫度表現放在CystalDiskMark同一張圖表中,也是1TB表現較優。

我想USB 3.0的優勢與勝出其實早在大家地料之中,這一篇測試只是具體量化讓大家更直覺了解而已。

 

 

文末心得

尋找一個個人合用的隨身硬碟對經常更換的人來講是件不複雜的事,只要考量當下需求與預算及功能的符合性應該就可以下決定,但是對希望一碟多吃或是像熊一樣有在思考搭配其他的使用環境使用,像是配合NB、SSD、NAS與Server等等不同使用環境,還有對備份需求可能需要一些便利或是工具等等(發現龜毛個性浮現…XD)那就不是一件容易下決定的事了,還有品牌與保固與介面機構也是需要考量的,市面上據聞有些外接硬碟是電路板固定式的產品並不是一顆硬碟再加裝電路板介面與外接盒而成,買到這一種硬碟的人萬一需要維修就一定要找該原廠才有辦法維修,不是自己買個外接盒換裝就可以搞定的,這一點讓大家瞭解一下還有不要問熊WD Elements是”碟接盒型式”還是”碟與介面合一型”,因為熊沒有實際拆過!基本上任何銷售外接硬碟的廠商包括WD、Toshiba或是Seagate等…大廠,只要您拆開外盒那外盒與裡面的硬碟的保固就同時都失效,所以請千萬不要輕易嘗試去拆您的外接硬碟盒,有一些謠言說零售硬碟保固兩年外接硬碟保固三年所以買外接然後拆出來使用一樣可以享受3年保固…這應該是謠言不是事實,建議您沒必要千萬不要把外接硬碟的硬碟拆出來當內接式給桌機或是筆電使用,除非您的外接影碟已經呈現故障必須嘗試資料救援或是已經過保固,不然請不要自己去拆他而因此損失保固!

喔!熊沒有忘記找尋適用硬碟的任務,不管熊是不是適合WD Elements但是熊知道如果您想要小體積大容量的2.5”硬碟而且容量是大於1TB然後預算不是問題的話全球第一家推出2.5” 2TB外接硬碟的WD應該就是你的最佳選擇了,事實上目前除了造型與價格還有接頭設計還有進步空間外,這2TB的小硬碟對熊還真的有一定的吸引力,哪天如果有入手或是借到再來跟大家分享她好了!(希望啦~)

這一篇分享就到這裡咯,下一篇分享見啦!

 

 

參考資料

※ [熊愛4C]TENDA推出第二款MESH產品 MW3三件式魔方,體積較小可壁掛、價格也更親民,提供使用者不同空間大小需求與預算的另一選擇!

最便宜的黑板來了~開箱技嘉Z77X-D3H,啥!抗潮濕…這個厲害!

https://twbear.cc/blog/post/91581969

[Review][熊愛4C]側刻機械式鍵盤i-rocks K68M減少桌面鍵盤使用者視線移動角度,增加指紋辨識、USB埠延伸方便,不是電競玩家也會喜歡的鍵盤!(內含五支鍵盤試打實測)

外觀穩重且科技使用平順的Kingston HyperX SH103S3/240G開箱評測

https://twbear.cc/blog/post/92473375

※ 雲端用NAS霧端用NVR,Big DATA與surveillance各有歸屬,開箱QNAP VS-4116 Pro+、WD紫標WD60PURX、ViVoTek IP8130建構監控環境。

開箱五款市售2TB 3吋半大容量的硬碟效能評測

https://twbear.cc/blog/post/92501187

※ [科技新知][Computex]一個主軸、二項技術、五大領域,The Data Revolution資料革命浪潮中SEAGATE在企業儲存、NAS應用、影像創作、監控AI、遊戲娛樂之對策!

台灣熊

在ICT資通訊產業經歷近30年,喜歡網路寫作分享、兼任大學社團指導老師、同時基於熱忱仍然持續玩著電腦;貪吃愛玩也是熊的本性,所以也兼具美食、旅遊的分享。 Mark ( gric )是遊盪在資訊領域的一個人,也是愛遊山玩水與貪吃的台灣(黑)熊!資訊路上一路耕耘,歷經程式設計、系統分析軟體洗禮,走過零售消費市場、展場經歷、客服維護技術經歷豐富,產品經銷推廣代理、網路規劃實戰、人員教育訓練累積集成。學府演講經驗分享、企業教學3c/iT知識傳授,網聚分享與大型論壇演講,歷經滄傷經歷豐富。年少輕狂活躍社團、走過軍旅任過教官,iT經營篳路藍縷、3C盛世一路相隨成長,學識深造研究社群自我提昇、回饋社會網路執筆,這就是台灣熊的人生故事。現今主要志業為網路文字工作者、iT/3C測試評鑑玩家、大學社團指導老師,其他就是閒暇時間繼續擔任小小工程師維持技能與享受樂趣!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